故宮是中國首都北京的中軸線,是天安門所在地。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。故宮原來叫紫禁城,現在英文名字就是紫禁城,F在叫故宮博物院。故宮于明代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故宮全部建筑由“前朝”與“內廷”兩部分組成,四周有城墻圍繞。四面由筒子河環抱。城四角有角樓。四面各有一門,正南是午門,為故宮的正門。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(北京故宮、法國凡爾賽宮、英國白金漢宮、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里姆林宮)。故宮是世界現存最大、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群,也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。
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年,1420年基本竣工,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。故宮南北長961米,東西寬753米,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,建筑面積15.5萬平方米。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間房,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,房屋有980座,共計8707間。
故宮有4個門,正門名午門,東門名東華門,西門名西華門,北門名神武門。面對北門神武門,有用土、石筑成的景山,滿山松柏成林。在整體布局上,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筑群的屏障。
1.午門:故宮的正門叫“午門”,俗稱五鳳樓。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臺相連,環抱一個方形廣場。有1組建筑。正中有重樓,是9間面寬的大殿,重檐廡殿頂,在左右伸出兩闕城墻上,建有聯檐通脊的樓閣四座,明廊相連,兩翼各有13間的殿屋向南伸出,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,輔翼著正殿。這種形狀的門樓稱為“闕門”,是中國古代大門中最高級的形式。這組城上的建筑,形勢巍峨壯麗,是故宮宮殿群中第一高峰。午門是皇帝下詔書、下令出征的地方。每遇宣讀皇帝圣旨,頒發年歷書,文武百官都要齊集午門前廣場聽旨。午門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,皇帝大婚時皇后進一次,殿試考中狀元、榜眼、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。文武大臣進出東側門,宗室王公出入西側門。
2.“神武門”,明朝時為“玄武門”,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,從方位上講,左青龍,右白虎,前朱雀,后玄武,玄武主北方,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“玄武”。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“神武門”。神武門也是一座城門樓形式,用的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屋頂,但它的大殿只有五開間加圍廊,沒有左右向前伸展的兩翼,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門低一個等級。神武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門禁,F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。
3.東華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,門外設有下馬碑石,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,上架石橋1座,橋北為三座門。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,平面矩形,紅色城臺,白玉須彌座,當中辟3座券門,券洞外方內圓。城臺上建有城樓,黃琉璃瓦重檐廡殿頂,城樓面闊5間,進深3間,四周出廊。
故宮三大殿
1.太和殿
太和殿(明朝稱奉天殿、皇極殿),俗稱“金鑾殿”,太和殿高35.05米, 太和殿(4張)東西63米,南北35米,面積約2380多平方米。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,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規格,最富麗堂皇的建筑。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,從東到西有一條長脊,前后各有斜行垂脊兩條,這樣就構成五脊四坡的屋面,建筑術語上叫廡殿式。檐角有10個走獸(分別為鴟吻、鳳、獅子、天馬、海馬、狻猊、押魚、獬豸、斗牛、行什),為中國古建筑之特例。大約從14世紀明代起,重檐廡殿是封建王朝宮殿等級最高的形式。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,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。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龍藻井,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征——金漆雕龍寶座,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,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,御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、爐、鼎,背后是雕龍屏。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木結構建筑,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筑,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。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,莊嚴絢麗。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。即皇帝即位、生日、婚禮、春節等都在這里慶祝。
2.中和殿
中和殿(明朝稱華蓋殿、中極殿)是故宮三大殿之一,位于太和殿后。中和殿高27米,平面呈正方形,面闊、進深各為3間,四面出廊,金磚鋪地,建筑面積580㎡。黃琉璃瓦單檐四角攢尖頂,正中有鎏金寶頂。四脊頂端聚成尖狀,上安銅胎鎏金球形的寶頂,建筑術語上叫四角攢尖式。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;实墼谌ヌ偷钪跋仍诖松宰魍A,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,然后進太和殿舉行儀式。另外,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,也要先在這里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“祝版”;在到中南海演耕前,也要在這里審視一下耕具。
3.保和殿
保和殿(明朝稱謹身殿、建極殿)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,在中和殿后。保和殿高29米,平面呈長方形,面闊9間,進深5間,建筑面積1240㎡。黃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頂。屋頂正中有一條正脊,前后各有2條垂脊,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條岔脊,連同正脊、垂脊、岔脊共9條,建筑術語上叫歇山式。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。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。
故宮博物院維修計劃
紫禁城建成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歷經明正統、嘉靖、萬歷,清順治、康熙、雍正各朝的重建重修,及乾隆年間大規模的添建、改建、重修,遂成今日之規模。作為中華近古明、清兩代帝王的宮殿,紫禁城已經歷了五百年的風風雨雨,一直見證、記錄著歷史的興衰。586年后的今天,這座“彤庭玉砌,璧檻華廊”的紫禁城宮殿依然屹立在現代都市之中,以其和諧、壯麗與世人共享盛世。 紫禁城在明初奠定格局,經歷史興衰,多次修復,不斷完善,至清乾隆中期以后方停止規模建設,清晚期漸趨荒涼破敗。20世紀,故宮或因社會動蕩、或因經濟條件所限,未能得到普遍和足夠的維護,殘舊狀況日積月累,有些問題已非常嚴重。 故宮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珍貴載體,代表著中國近古傳統建筑藝術與技術的最高水平,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代表。故宮博物院成立后,承擔著對故宮的保護和維修的重大歷史責任,始終進行著不懈的努力。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,為改善故宮古建筑滿目瘡痍的面貌,我院組建了專門的古建管理部門和古建施工隊伍,承擔故宮古建筑的管理和維修。半個多世紀以來,有40%的古建筑得以維修或維護,基本保證了古建筑的安全。但是,故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盡可能完整地恢復這份珍貴文化遺產的歷史原貌,盡可能真實的保存故宮古建筑的文物價值,還必須進一步做完整保護和整體維修。 2005年3月,故宮博物院制定的《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大綱》得到了國家文物局批復,完整保護和整體維修的故宮大修工程分近、中、遠三個時期開始實施。故宮保護維修工程遵循中國文物保護法關于文物保護維修“不改變文物原狀”的總原則,工程實施將持續到2020年結束。維修要完成五方面的任務:
一、保護故宮整體布局,徹底整治故宮內外環境。
二、保護故宮的文物建筑。
三、系統改善和配置基礎設施。
四、合理安排文物建筑利用功能。
五、提高展陳藝術品味與改善文物展陳及保存環境。
2008-11-12 故宮乾隆花園倦勤齋保護工程
2008-04-25 故宮大修完成第一階段任務
2007-09-07 太和殿正吻安裝完畢
2007-09-05 太和殿正脊合龍 寶匣歸安原位
2007-04-04 故宮大修 保障安全
2006-10-20 神武門開始搭架維修
2006-05-16 體仁閣金柱更換
2006-05-16 建福宮花園復建竣工
2006-05-11 國家文物局領導視察太和殿工程
2006-05-08 太和殿穿“新裝”
2006-04-28 太和殿維修深化設計專家論證
2006-04-23 太和殿正吻拆卸完畢
2006-04-13 太和殿大修開始揭瓦檢查
2006-03-29 我院召開太和殿保護維修工程
2006-03-28 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報道
2006-02-10 故宮博物院匯報大修工程階段
2006-01-06 故宮大修關閉太和殿
2004-12-31 2004年的古建保養修繕工...
2004-06-04 故宮中軸線周圍建筑維修工程
2004-04-15 “五·一”黃金周期間故宮古建修繕
“五·一”黃金周期間,故宮開放路線中正在維修的古建筑項目有:
1.午門修繕工程,2004年4月15日開工,計劃12月20日竣工。
2.珍寶館皇極殿、寧壽宮兩側東、西廡房古建修繕工程,2004年4月20日開工,計劃7月20日竣工。
預計20045月10日,太和門、太和殿西朝房,保和殿至坤寧門西廡房古建修繕工程開工,12月竣工。
2003-12-31 2003年的古建保養修繕工程
2002-12-28 2002年的古建修繕保養工程
2002-10-17 故宮武英殿維修開工
故宮開放時間
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采用旺季開放時間
開始售票、開放進館時間: 8:30
止票時間(含鐘表館、珍寶館):16:00
停止入館時間: 16:10
清場時間: 17:00
每年11月1日至來年3月31日采用淡季開放時間
開始售票、開放進館時間: 8:30
止票時間(含鐘表館、珍寶館):15:30
停止入館時間: 15:40
清場時間: 16:30
除法定節假日和暑期(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)外,故宮博物院全年實行周一全天閉館的措施。
故宮開發的展館
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,據統計總共達1052653件之多,統稱有文物100萬件,占全國文物總數的1/6。截至2005年12月31日,中國文物系統文物收藏單位館藏一級文物的總數已達109197件,現已全部在國家文物局建檔備案。在全國保存一級文物的1330個古董收藏單位中,故宮博物院以8273件(套)高居榜首,并收有很多絕無僅有的國寶。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、繪畫館、分類的陶瓷館、青銅器館、明清工藝美術館、銘刻館、玩具館、文房四寶館、玩物館、珍寶館、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,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,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,F在開放的展館有:
1.陶瓷館
2.書畫館
3.珍寶館
4.鐘表館
5.金銀器館
6.青銅器館
7.戲曲館
8.玉器館。
9.明清工藝美術館
10.銘刻館
11.文房四寶館
12.玩物館
13.繪畫館
14.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